病毒性肝炎是一類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
根據肝炎病毒的不同,可將其分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五種類型。
其中,甲肝和戊肝多為急性發病,一般預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復雜,遷延成慢性后可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
在傳播途徑方面,各型肝炎也有顯著區別。
甲肝和戊肝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發流行。
乙肝和丙肝主要經血液、母嬰和性傳播。
丁肝傳播途徑與乙肝相似,與乙肝病毒同時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礎上才能感染。
目前,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除新生兒外,成年高風險人群如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經常接受輸血及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職業易發生外傷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性同性性行為者、有多個性伴者或注射吸毒者等也應該接種乙肝疫苗。
預防甲肝和戊肝的措施為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和接種疫苗。
甲肝疫苗已納入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對18月齡兒童給予免費接種。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集體生活人員等重點人群也應接種甲肝疫苗。戊肝疫苗可自費自愿接種。
目前尚無丙肝疫苗,但可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切斷傳播途徑進行預防。
例如,拒絕毒品,不共用針具注射毒品;杜絕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規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均可大幅減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風險。
在治療方面,甲肝和戊肝絕大多數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經及時規范治療,多數患者半年內可完全康復。
乙肝容易轉為慢性,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可完全清除乙肝病毒,但經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可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復制,延緩和減輕肝臟損害,阻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發癥發生。
丙肝也容易轉為慢性,目前已有相關直接抗病毒藥物獲批上市,如去年獲批上市并進入基藥目錄的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可用于治療基因1-6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成人感染患者。
經過規范全療程的抗病毒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