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人體必需元素之一。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克汀病,早產、流產、死胎等,碘過量可引起高碘甲狀腺腫、高碘甲亢或甲減,橋本氏甲狀腺炎。今天是我國第26個“防治碘缺乏病日”??茖W補碘,一起了解下↓↓↓
>>>什么是碘缺乏???
碘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素。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環境碘缺乏造成機體碘營養不良所表現的一組疾病的總稱,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粗脖根或大脖子病)、克汀病(以癡呆、矮小、聾、啞、癱瘓為主要臨床特征)和亞臨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為主要臨床特征)、單純性聾啞、胎兒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實質上屬于微營養素營養不良,主要發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環境(我市就屬于碘缺乏地區),具有明顯的地方性,在我國被列為地方病之一,是國家關注和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碘缺乏病日”由來
1993年9月國務院召開“中國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動員會”,會議并提出:5月5日為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傳,提高人們對防治碘缺乏病的認識。1994年起每年的5月5日定為全國碘缺乏病宣傳日。國家設立五一長假后,碘缺乏病防治日(5月5日)包含在了五一長假里,不便于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經過原衛生部與碘缺乏病防治相關部委的協調,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為5月15日。
>>>碘缺乏對人體的危害
碘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缺少它,將會對人體造成很多傷害,特別是對于孕婦和兒童來說,碘尤為重要。生活在缺碘環境中的人,長期得不到足夠的碘,導致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減少、引起一系列的損傷,不同時期和不同程度的缺碘,會造成種種不同的危害:
胎兒期:會導致胎兒發育不良,流產、早產、死胎、畸形,嚴重碘缺乏可造成大腦發育不可逆的損害,其嚴重后果就是克汀病。
兒童期和青春期:會出現甲狀腺腫(粗脖子)、青春期甲狀腺功能低下,體格發育落后。
成人期:出現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低下,俗稱“大脖子病”,嚴重可壓迫氣管和食管,影響呼吸和吞咽。
>>>怎樣才能預防碘缺乏???
由于外環境缺碘,人類需要長期適量補碘。碘鹽是補碘的最好載體,且安全、有效、經濟、方便、持久,是預防碘缺乏病的最好措施,碘油等其他手段只能起到補充作用,只要我們能夠經常吃合格碘鹽,就能保證我們的碘營養,不需要額外再吃含碘保健品和碘強化食品。
>>>日常飲食食物中碘含量情況
日常飲食中海帶、海魚、蛤干、干貝、紫菜、海蜇等海產品含碘量較高,其中海帶含碘量最高,其次為海魚及海貝類。陸地食品以蛋、奶含碘量較高,其次為肉類,淡水魚含碘量接近或略低于肉類,植物的含碘量最低。
>>>怎樣判斷體內是否缺碘?
1、檢查尿碘:人每天從尿中排出的碘能夠反映體內碘的水平。吃的碘多,尿中的碘就多;吃的碘少,尿中的碘就少。如果多次檢查發現尿碘不足,就應該及時就醫。
2、觀察甲狀腺:兒童體內碘缺乏持續3~4個月之后,甲狀腺就會出現明顯腫大,具體表現為“大脖子”。
>>>補碘要因人而異
嬰幼兒如何補碘?
嬰幼兒期最好的補碘途徑是通過母乳喂養的方式,從母體得到足夠的碘以保證嬰幼兒生理需要。只要供給母體足夠的碘,嬰幼兒發育不會受到影響。
孕婦如何補碘?
孕期女性由于胎兒的生長發育和自身體重增加等原因,碘的推薦攝入量比非孕期增加近一倍,每天需要增加110微克。使用碘鹽能夠幫助孕婦規律地補充碘元素。我國食鹽加碘濃度是25毫克/公斤。如果每天攝入6克碘鹽,考慮到吸收率等問題,孕婦通過攝入6克碘鹽一般可以補碘120微克,為推薦攝入量的50%左右。除此之外,建議孕婦每周吃1次~2次富含碘的海產品。
甲亢患者應該如何補碘?
甲亢即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甲狀腺功能增高而導致的疾病。臨床表現是甲狀腺腫大、高代謝綜合征,有些還會伴有突眼癥。如果碘在體內蓄積過多,會誘發甲亢。因此,甲亢患者應該忌食富含碘的食物。
甲減患者應該如何補碘?
甲減即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其生理效應不足所導致的機體代謝降低的疾病。臨床表現為嗜睡、畏寒、乏力、少汗、反應遲鈍、精神不振和記憶力減退等。甲狀腺功能的正常發揮有賴于適當的碘攝入水平。碘缺乏或碘過量都有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發揮異常,進而導致甲減。對于因碘缺乏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的甲減,建議合理補充富含碘的食物。
>>>食用碘鹽是預防碘缺乏病最簡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環境缺碘,造成人體碘攝入不足而發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總稱。我國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區的兒童中5-15%有輕度智力障礙(智商50-69個點),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癥),嚴重影響當地人口素質。
碘缺乏病是可以預防的,最簡便、安全、有效的預防方式是食用碘鹽。
我國大部分地區外環境(水、土壤等)幾乎都缺碘,尤其山區、丘陵、河谷地帶、荒漠化地區和河流沖刷地區缺碘較為嚴重。外環境缺碘的現狀很難改變,如果停止補碘,人體內儲存的碘最多能維持3個月,因此要長期堅持食用碘鹽。
自2000年以來,我國完成的各類監測或調查(碘缺乏病監測、碘鹽監測、高水碘地區調查和高危地區調查)結果顯示,人群碘營養總體處于適宜范圍。
(據新華網、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綜合)